在國際化團隊裡該如何溝通,才能打造真正的國際產品

在國際化團隊裡該如何溝通,才能打造真正的國際產品

常常聽別人說產品經理是在解決人的問題,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在這份工作有了初步的感受。

作為 Go-to-Market 團隊的成員,我開始要提需求給產品開發團隊,並確保自己的需求能有效被推進與落地。

這讓我不只是需要描述清楚需求的優先級,更重要的是要爭取資源,確保所有利害關係人都認為我的需求該做,才能順利推動需求從 Backlog 進到排程。

找到共同目標進行綁定,才能有效牽引行動

在經歷了半年與產品/行銷/售前/專案/銷售的搏鬥之後,總結推動需求的關鍵就是:「找到共同目標進行綁定,才能有效牽引行動」。

關於目標,又可以拆分成兩類:

  • 平行合作對象的目標
  • 團隊組織的目標

當要提一個比較大的需求給其他人的時候,對方也會思考這個需求對他來說有多重要,因此我會需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怎麼評估這需求。

而要能幫助我站在對方角度思考,我就必須了解對方的目標/ OKR/ KPI 是什麼。當我們的需求被完成後也能夠幫助到對方,對方對這個需求的認同程度以及推進的意願,也就會隨之提升。

怎麼讓我們的工程師願意重新設計數據分析系統的架構?

舉例來說,我們因為自建數據分析系統,原本的技術架構設計只考慮到要歸因註冊用戶來源,並沒有考慮到我們會做 campaign 來召回用戶。

同時我們也不支援抓取 UTM 參數,而是只支援一個寫死的參數。

會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在於,我們的產品分析分區域有不同負責人,而這個系統是以前根據其他區域的分析人員提出的需求設計的,當時他們並沒有這種需求。

理想情況,這個數據分析系統能夠做到兩件事:

  1. 無論是註冊、召回用戶,都能夠抓取 UTM 參數
  2. UTM 能拓展出 source, medium, campaign, term, content 等「標準」參數

當我第一時間在整理好需求提給工程師之後,他說這個會牽涉到不同區域的分析人員習慣,我負責的區域業務還沒有起來,可能做不了!

那我做了什麼事讓這個需求能夠被推進呢?

首先我先從自己的需求出發,看看這個需求在其他區域裡會不會未來可能也會有,果真還被我找到有些區域開始用 Mailchimp 或者 Clarity,這些工具如果不使用標準 UTM 參數來區分不同人群,能做的成效分析就會變少。

其次,我了解到某個主要地區的產品行銷曾經想要推動開發 CDP,但最後因為某些原因失敗了,而這個需求正是能夠建立 CDP 系統架構的一個新機會!

因此我找了這個產品行銷溝通了一下我們的需求,同時確保在當前的新架構上線後不會影響他們的分析習慣,又能夠讓他們在有需求的時候平滑過渡,也能推動他以前想推動的 CDP。

沒多久的時間他就覺得這個該做,因此我等於證實我自己區域的分析需求對其他區域也有價值,因此重新跟研發討論之後,很快就把需求推進下去了。

找不到可以切入的個人目標,還可以考慮運用組織目標

有的時候不同區域的 OKR 就是很不一樣,導致直接看平行的利害關係人,會找不到一個好的合作利基點。此時可能還可以從組織的角度,向上找更高層級的負責人,說服他由上而下產生影響推進需求。

例如我們今年進入了一個新市場,這個市場用戶的語言跟產品使用習慣都不同,但設計團隊還是只優先看成熟市場的用戶習慣,認為這個市場的用戶習慣更重要,因此也沒有意願參與我推動的用戶研究

除此以外,在設計新語言的版本上線後,發現了很多原本元件的尺寸容納不下翻譯過後的字串長度。這讓我們的介面產生了很多顯示不完整的單字,而且也不是改改翻譯就可以解決的。

在這個案例中,我最終決定直接找設計團隊的負責人溝通,首先提出已經累積的很多設計問題列表,同時跟他同步我們在各個新市場的拓展情況。

由於成熟市場的增長速度確實在放緩,未來 5 年我們公司對新市場抱有更多期待,設計負責人願意用更加全球化的視角思考產品設計,讓其團隊成員的工作也逐漸開始能對應公司總體目標。因此除了在常規的迭代中把一些設計的元件進行調整,也建立了一個專案長期推動調整 Design Guideline。

兩大方法搭配「我來」心態解決溝通問題

我一直很認同 3PM Lab 之前文章〈從 Start-up 到 Scale-up 快速成長之路,身為新創人才你跟得上腳步嗎?〉裡寫到的一段話:

「當團隊擴張時,跨部門平行溝通的成本變高了,許多成員會仰賴主管協助,並希望得到明確的作業流程確保溝通順暢,但其實在此時積極主動的自發性平行溝通,才能讓團隊更加敏捷快速地面對不同挑戰」

很多時候光看職責上的分工,會覺得需求應該由別人負責去想、去推動,但是當站在組織整體的角度去思考的時候,如果確實做了會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幫助,那麼我認為就應該嘗試多想想這個需求是不是「其實可以我來做」,自發性的去推動這個需求。

搭配前面提到「由下而上」以及「由上而下」的溝通方式,尋找平行利害關係人與上層團隊負責人溝通共同目標,從 KPI 尋找合作利基點。讓自己與對方在需求落地後都能更好,不僅更有機會推動自己的需求,還有可能可以放大自己的影響力!

super-embed:
<div id="disqus_thread"></div>
<script>

    var disqus_config = function () {
    this.page.url = 'https://daniellee.work/blog/communication-when-entering-new-market';  // Replace PAGE_URL with your page's canonical URL variable
    this.page.identifier = 'e117b12780f944e2a1ee9c7a0c13bd2b'; // Replace PAGE_IDENTIFIER with your page's unique identifier variable
    };

    (function() { // DON'T EDIT BELOW THIS LINE
    var d = document, s = d.createElement('script');
    s.src = 'https://daniel-lee.disqus.com/embed.js';
    s.setAttribute('data-timestamp', +new Date());
    (d.head || d.body).appendChild(s);
    })();
</script>
<noscript>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a href="https://disqus.com/?ref_noscript">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a></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