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 Banana 的推出,讓我網頁設計接案的流程有了巨大的改變:我不再與視覺設計師合作網頁上的插圖,而是透過 AI 生成。
過去一個禮拜我全心投入了網頁設計接案中,在最近的兩個 case 整理出一個當前使用 AI 做設計的流程模板,只要有訂閱 ChatGPT 和 Gemini 都可以用。
過往我的設計流程是自己做完研究、企劃、原型設計,提供一些具體的插畫素材草稿,然後再給視覺設計師完成最終版設計,現在我只需要:
- 讓 Nano Banana 分析歷史插畫風格
- 給 Nano Banana 我想要讓他套用歷史風格的 UI 截圖
- 生成一致風格的 UI 插畫
- 有色系問題或文字問題的話,讓 ChatGTP Image 調整修改
現在按照我現在 Prompt Engineering 的結果,一張令人滿意的圖大概需要重複生成 15 次上下,大部分時間等待 AI 產圖,可以去做其他事情,有任何不滿意的小細節,也還是可以丟到 Figma 快速調整。
過去一張 UI 插畫如果外包的話,大概得花 1500 台幣,依照我剛完成的一頁 8 張圖的行銷頁面,這等於省了 12000 元和釋放了視覺設計師的工作量去完成其他需求。
我一直覺得 UI 插圖是一個 AI 處理視覺類任務的分水嶺,因為所謂的插畫風格很難純靠 Prompt 來定義,而且 UI 的細節如文字、排版、線框太多,很容易生成失敗。
而現在隨便一個使用者都能在最常見的工具裡做到這件事情,我跟設計師都認同這個類型的視覺素材已經不太需要設計師了,下一個視覺類的挑戰不知道大家覺得是什麼?
順便來宣傳一下我有在開放網頁設計/產品設計接案好了
我的專長是 B2B SaaS 的出海/國際化產品
- 負責 Jodoo 這個網站的全新設計,停留時長相比前一版提升了 489.5%、跳出率下降 44.7%
- 負責產品在地化落地,成功幫公司在 APAC 區域從 0 -> 40 位客戶,並穩健成長到 150+ 客戶,突破 0-1 正式進到 1-N 階段(前期花了 2 年做到 500 萬 ARR,但今年只過了半年就已經做到 500 萬業績了)
其實不只視覺圖,連整個網站怎麼生成貼近業務情況的網站文案,我也已經整理出一個 AI 生成的流程了。
如果對這種內容有興趣或覺得有幫助,歡迎追蹤我,並讓我知道希望我分享什麼具體的議題。
要發案的話歡迎直接私訊我。
本文首次發佈於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