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我在確定拿到理想的 Offer 後,在心裡吶喊了這兩個字無數次。終於兩個字後面可以接的話實在太多了:
- 終於找到產品經理的正職工作
- 終於成功從 UX 轉產品
- 終於成功登陸中國與北京
- 終於遇到一個真正喜歡我的面試官
- 終於沒有愧對當初離開工業工程發展路徑的選擇
四個月的求職期不長不短,但這四個月卻無時無刻都在考驗我過去四年的所有經驗累積,很慶幸最後有了好的結果,拿到了中國頭部獨角獸 SaaS 新創的產品經理 Offer。
如果你不認識我,我先在此簡單自我介紹。我是一名產品經理、產品設計師、社群負責人,同時也是一名內容創作者。從 2017 年起開始學習 UX,2018 年找到了第一份 UX 實習,2019 年經營 UX/UI 新手村 — 全台最大的 UX/UI 新手學習社群,從 2020 年正式開始嘗試轉做產品經理。
在 2022 應屆畢業生的校園招聘,我最終接下了藍湖(Lanhu)的產品經理 Offer。藍湖是專注於提升數位產品團隊的協同合作體驗,提供線上協同設計工具、設計標注工具,以及文件編輯與管理工具。在中國,藍湖從創立以來一直是產品驅動增長(Product-led Growth,PLG)SaaS 的標竿,而他們在今年 10 月完成了 C+ 輪融資,成功晉身為獨角獸新創。由於我平時生活中使用了大量的效率與設計 SaaS 工具,平時也非常關注這個領域賽道的產品資訊,所以雖然這是我唯一的 Offer,但也是我心中最想拿到的 Offer 之一。
這篇文我會分享為什麼在大家都以為我想要做 UX 研究員或產品設計師的時候,轉去做產品經理,而且 — 還是在中國。本篇主要著重在動機的部分,之後還會再分享我的準備過程以及面試經驗總結。
我為什麼踏入 UX 領域,又為何轉向產品 PM?
從高中開始,我不免俗的跟所有關注電子產品的人一樣,被 Apple CEO Steve Jobs 和 Jony Ive 影響,對於了解「怎麼打造一個受使用者喜愛的產品」有著深切的渴望。2013 學測時我也填了成大工設系作為我的志願,但當年工設系真的超級熱門,成大工設要求的總級分標準創下 71 級分的新高,讓我以 1 級分之差「飲恨」,最終進到了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
當時進到工工系,我專注在人因工程面向的學習,但真正讓我踏入 UX 領域的轉捩點,是我運氣很好地成為了 UX 四神湯的 Sabrina 的直屬學弟。從 2016 年起 Sabrina 開始瘋狂推播 UX 講座和課程的資訊,而 Shandy 又在年底回來系上舉辦了 UX 工作坊,讓我覺得我終於找到了我一直在尋找的聖杯,也就是使用者體驗設計。在這之後,兩位學姊也一直擔任對我而言很像 Mentor 的角色,不斷的在 UX 學習之路支持著我。
然而工業工程師與 UX 設計師的職涯路徑,可以說是全然不同的。我一方面覺得 UX 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另一方面卻又覺得這是否浪費了工工系所帶給我的一些價值。我心中一直有一個結,非常現實且幼稚的結:
「為什麼我可以輕鬆年薪百萬,卻要跑來做年薪不到 60 萬的工作?」
我不希望在工工系所學的知識以及工工系能夠帶給我的薪水成為我的沈沒成本,或是在我成為設計師之後一直去在意這個成本。於是我開始嘗試成為一個具有商業思維的產品設計師,開始思考怎麼做產品的數據分析、做更多的視覺、了解更多的技術,透過去學習三年經驗的設計師需要有什麼樣的能力,我希望能夠迅速培養起來以提高在求職時的競爭力與薪水談判能力。
然而經歷了這樣的過程,我最後決定:轉戰產品經理。我大致可以總結出影響我決定轉做產品經理的兩個面向,推力與拉力:
推力:設計從業人員的職涯與薪資成長
首先,我發現我沒有喜歡做設計,至少 UI 設計我真的完全沒有深入研究的熱忱。就我的理解而言,要成為一個稱職的 UI 設計師,對於視覺的掌握能力是基本要件,包含排版、元件設計、插畫、動畫等等,但我在經歷了實習後,我很確定我並不享受調整這些東西的過程。
第二,我發現我找 UX 研究員的工作沒有什麼競爭力,但這原本是在 UX 產業我最想做的工作,甚至可能最願意降薪去做的工作,然而經歷了無數次的使用者研究實習面試,卻從未獲得過一個 offer。綜合而言產業本身需求少,對於性格以及作品性質的要求比較嚴格,而且也不是每間公司我都想去。我後來看開了,因為要做使用者研究也不一定要是使用者研究員,讓我覺得我沒有必要再去嘗試專職的使用者研究職位。
第三,跟幾個比較熟識的產品設計師聊了之後,我發現大約在台灣產品設計師平均要花 4~5 年的時間才比較有機會年薪百萬(研究員更難)。而根據 UXTW 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於 2022 年公佈的產業研究報告,確實也符合這樣的說法,可以看到下圖依年資區分的薪水平均數與中位數,4 年以下的皆不超過 100 萬。
就算我知道,並且也認為畢業生首要重視的絕對不是薪水,但這對我而言還是要花太久的時間了。而產品經理在薪資的天花板和地板,都是比設計師還要高的,因此投入一樣的成本,收到的回報會比較好。
一樣從 UXTW 的最新調查顯示,產品經理的薪水對剛步入職場的新鮮人來說,無論平均數或是中位數,都是比設計師或研究員還要更好的。
拉力:對產品的影響力
根據我的觀察,台灣業界的 UX 研究員或產品設計師前輩,很多最終還是轉職(或嘗試)成為產品經理。我認為這些人在追求的東西是與我一致的:也就是對產品產生更多層面的影響,做出一個能為使用者帶來價值的產品。
會想要轉去做產品經理,我認為很大一部份是因為設計或研究並沒有辦法直接「提出產品需求」或「影響產品需求的推進」。也就是說,像我這樣的產品設計師或使用者研究員,我們希望能夠在產品上產生更多的 Ownership 與 Impact,而產品經理就是一個能做這些事的角色。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我不要一開始就做」?
在決定往產品經理發展後,我開始更有目標性的學習相關知識、實作專案,以及尋找產品經理實習的機會,到今年年中我覺得在台灣要找初階產品經理工作(至少以實習而言),對我來說已經不是非常困難的事。這部分的經驗我會在關於如何找到工作的文章中更詳細描述。
我為什麼優先考慮找中國的工作?
總結來說,大致可以分為感性跟理性兩個層面,感性比較像是我求職的動機,而理性層面更像是明確說服我一定要找到中國工作的原因。
我的 Role Model 在中國工作
從 Sabrina 成為我心目中的 Role Model 開始,我其實就很無腦的希望我能夠走跟她一模一樣的道路,除了她以外也有非常多我敬佩的 UX 圈前輩與朋友過去或現在也都去過中國工作,這些在中國所累積的經驗,直接或間接的一直影響著我。我因此在 2018 - 2019 年間申請並飛去北京清華面試那裡的工工所,目的就是希望能在畢業後留在中國工作,但最後並沒有如理想中錄取。這讓我在當時重新思考該怎麼規劃未來職涯,包含是否繼續以前往中國求職為目標。
我的女友在北京工作
2020 年我的女友畢業,並且在經歷痛苦的求職過程後,輾轉找到了北京大廠的工作。一瞬間我也沒有什麼好猶豫的了,從她去了北京以後,我的優先目標就絕對是登陸北京。綜合了我過去的經歷,我甚至變得比她期待去北京發展。當然我們也不是沒有討論過她回來台灣,兩個人一起待在台灣。但從為她好的角度出發思考,因為我參與了她整個求職歷程,我看到了台灣職場是多麽不重視與浪費人才,待在北京,能夠讓她有更好發揮能力與發展未來職涯的平台。
雖然說優先尋找中國的機會,但考量不一定能找到的風險,我依舊需要觀察台灣的機會。因此在這次的秋招期間,我不斷的就客觀理性層面進行兩地機會的優缺點對比,對我而言在經過比較後考量以下三點因素,中國依舊是我的優先選擇。
產業成熟度
影響組織、團隊和產品線的結構。中國的產業成熟到所有的新創即使規模不大,也都知道該在什麼樣的階段規劃什麼樣結構的團隊與分工。團隊面的部分,在台灣還區分不出專案經理和產品經理的時候,中國不會有這個問題,甚至發展出了超級多的細分產品崗位;又或者台灣區分不出 UI 跟 UX 設計的時候,中國也不會有這個問題。當公司業務逐漸複雜,可能會同時有非常多的產品線,此時就會有所謂的「中台」產品團隊,去協助整合跨業務的數據,提升整體組織工作效率與效益,但在台灣對於這件事情有認知的公司並不多,真正有需求的公司更少。這些都是在產業成熟的情況下,產品經理會有的一些背景認知,但是如果不待在這樣的環境,就很難建立這些「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認知。
產品影響力
我待的兩個台灣的 B 端 SaaS 新創,我個人主觀認定所做的產品主要還是走 Sales-led Growth 為主的模式(即使兩個應該都是想做 Product-led Growth),這導致了產品數據缺乏的問題,難以就產品數據進行更多產品增長的分析,對我而言就無法滿足我想對產品本身產生影響力的需求。
但是中國內部的市場規模的大是眾所週知的,即使只做內需市場,都很有可能撐起一間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業務。某種程度上這天然的解決了數據量的問題,只要不做太狹隘的市場,都蠻有可能碰到在台灣碰不到的營業數字與產品數據量。
未來發展機會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產品要大力推行國際化(出海)業務,例如近年最廣為人知的一個案例就是 TikTok 與抖音,TikTok 是給海外使用者的產品,抖音則是僅限中國使用者使用。而我個人長期而言是希望能在國外工作與生活,如果能擁有國際化產品經驗,相對而言可能會更加分。這點其實有點可遇不可求,但藍湖正好有意在 2022 年開始發展國際化業務,我要做的產品也是大量對標其他歐美國家競品的產品,因此對我的吸引力就更加提升。
當然,在中國工作還是有一些潛在的缺點,以下列一些我目前這個階段的推測。
職場文化可能難適應
包含 PUA、內卷等等的職場文化時有所聞,在秋招期間我也是稍稍體驗到了一點,尤其產品崗位在中國互聯網可謂卷中之卷,令許多原本想轉行挑戰的人聞之卻步,或者根本找不到工作,又或者因此離開互聯網業。但,在台灣難道就沒有這樣的文化嗎?答案是有,甚至我自己就經歷過。在中國,卷得好還可能會有一個不錯的機會與發展,但在台灣成為了卷王,又能獲得什麼?只有一堆高工時卻低薪的工作機會在等著大家。
PS1. 內卷:簡單講就是惡性競爭,不斷地讓所有人投入更多資源,但整體團隊表現並未因此有所突破,如同在輪子上急速奔跑的倉鼠,無論怎麼努力都還是停留在原地。
PS2. PUA:透過職場日常生活的對話,或對於工作表現的評價進行情緒與思想控制,例如讓員工產生不必要的自我懷疑、自責等等。
工時可能比較長
北京上下班尖峰時段的交通是比在基隆路上還可怕的塞,幾乎可以說是動彈不得,甚至高德地圖還有一個文字聊天室給駕駛們回報塞車路況,我一開始還無法理解開車時要怎麼打字,後來才理解因為塞車根本沒辦法動,當然可以打字。
這樣的交通大幅增加了隱形的工時(或減少了休息時間),以我的工作時段 1095 來說,很有可能實際是 9 點要出門,下班後 10 點才到家。
但是,我在台灣還是有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之前我在內湖實習的時候,從林口到內湖就差不多要 50 分鐘的車程,每天需要早起搭 7 點半的公車,下班吃了晚餐後搭車回林口,也差不多 9 點了,所以對我而言這也不是非常大的挑戰。
北京生活環境可能比較壓抑
除了大部分的朋友和熟悉的社群都在台灣,北京本身是一個比較「無聊」的城市。如果要用台灣的地區來比喻,我會說北京就像是新竹,是科技重鎮,且有北京清華和北京大學兩所 985 大學;而上海就是台北,是商業重鎮,無論是工作機會或是生活娛樂都較為豐富多元。很多中國人到北京讀書久了,因為生活成本太高、工作太卷、環境又太壓抑,根本也不想待在北京工作了,這是我在這次校招中最意外的發現。
產業受政府監管影響極大
電商強調理性消費、互聯網金融上市受阻、互聯網證券被視為違法、客戶數據隱私加大力道監管、教培雙減,以及青少年玩遊戲的限制,2021 年中國政府對發展最好的幾個互聯網賽道實施嚴格的監管,也導致當地許多人失業、股價大跌,企業轉換經營方向。誇張一點說,今天的明星獨角獸,可能就成為了明天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夕陽企業。這點要預防說實話很難,甚至有人因為連續遇到監管,導致履歷變得不太好看而在後續求職過程變得很辛苦。只能說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可能「回不來」台灣
這不是說物理上的回不來,而是心理上的。因為習慣中國的產品團隊流程、文化與薪水後,回來台灣反而可能會非常不適應。在流程文化面,回台灣後就會再次面臨需要花更多成本在教育與影響組織的問題;在薪水面,部分公司因為既有核薪機制,即使已經到特定職級的上限,可能都還是只有辦法開出較低薪水的 Offer,無法平薪回來台灣。當然,這個還是依據個人能力和當下的市場機會而有所變化,也更考驗每個人怎麼評估自己想要的職涯與生活。
我怎麼評估薪資以及中國產品經理薪資概況
一位目前在 Discord 擔任 Product Lead 的 YouTuber Chole,提出了怎麼思考薪資是否可以接受的三個面向:自己的底線、市場的水平、自己會欣然接受的數字。
在台灣的就業市場,如果純算底薪加績效的年包,我對這三個數字的理解大概是:70/50-80/120(單位:萬)。對比 104 人力銀行提供的數據,我抓的市場水平大致符合公立研究所畢業後能拿到的薪水,但 104 的數字總體而言略低於 UXTW 和產品三眼怪的產業調查。在台灣要光是要能夠滿足我的最低期望,大概剩下少數有競爭力的新創、區塊鏈公司、部分儲備幹部,以及金融公司吧。
在中國市場,整個行業的薪資上下限浮動非常大,因此需要先給個範圍定義:在北京,中大廠規模(百人以上),且平台(品牌聲望)在主觀或市場評價上能夠給人足夠信任度的公司。
如果不設這樣的限制,單純如下圖從 BOSS 上抓數據的話,年薪範疇落差會從最低 9 萬至最高 25 萬人民幣(40~108 萬台幣),且要注意的是,大廠通常不太會在 BOSS 上張貼職缺。
因此,我傾向從更多中大廠數據的平台(牛客網、OfferShow、看準網)評估這個數據。牛客網的數據說明 2022 屆北京產品經理的年薪平均數為 26.1 萬人民幣(113 萬台幣),中位數為 27.9 萬人民幣(121 萬台幣),而這個數字也大致符合我在 OfferShow 上看到的薪資落點。
因此若符合我的條件設定,這三個數字換算台幣大約是 110/95-150/150(單位:萬),且仍有非常多的公司都有機會給超過我的最低期望。不過除了平均數字以外,底線和上限都是會依據自己談薪水的公司和個人學經歷而有所浮動,所以這邊就只是給個大概的數字。
從幾件事可以看出中國薪資真的非常有吸引力:
- 薪資水準大概是台灣的 1.5~2 倍以上,但生活成本+五險一金+稅務並不一定會到那麼高:五險一金有一部份之後可以領回來,已繳的稅假設之後回台灣可以不用重複繳納,比較有規模的互聯網公司都有免費午晚餐或餐補,下班回家可以用企業滴滴免費打車。
- 產品經理的薪資比開發還高的情況天天都在發生:這點我真的非常驚訝,因為在台灣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展現了中國對於產品經理的重視程度,但這同時也說明產品經理是一個非常競爭的崗位。
以今年 Offer 好得出乎意料的蝦皮 Shopee 舉例(數據來自微信 OfferShow 小程序),在中國最普通的產品 Offer 可以拿到約 130 萬台幣,但在台灣的蝦皮,一樣是產品 PM,就我所知最樂觀預估下大概可以拿約 65 萬,也就是中國薪水是台灣的至少兩倍。在上面的薪資清單中,可以看到雖然開發的薪資空間天花板還是比產品高了一截,但在大部分情況下,產品跟開發的薪資並不會差到太多。
薪資核算基礎標準
你書讀得有多好,先天的決定了你的薪資起點,基本上跟台灣差不多:
- 學校:依照中國政策劃分大概可以簡單分為 985(一流大學,類似台灣的台清交成政)、211(重點培育大學,類似台灣的國立大學)、海歸(國外名校,有些公司會說是 QS 前 50 名),以及其他,就我主觀觀察,只有 985 跟海歸是比較容易拿到高起薪,211 要看公司,台灣的學校我其實不太確定應該算是哪一個分級。
- 學歷:本科(大學)、碩士、博士這三個階段的學歷也是越高薪水越高,但今年有很多的公司最後是本碩同薪。
中國應屆生產品經理的薪水範圍
我在秋招末期幾乎是天天刷 OfferShow,因此大概抓出今年產品崗位可給的薪資年包,上下限大概就是落在 20 萬至 40 萬人民幣之間(87~175 萬台幣),超過 35 萬就是非常少數的頂標了。
然而中國還有一個最競爭激烈的產品崗位:騰訊產品經理培訓生,這若能錄取可謂真正的大佬,菁英中的菁英,可以把它視為最頂尖公司的 MA(儲備幹部)。騰訊產培生的薪水可以拿到超過 45 萬人民幣(200 萬台幣),只是這其中騰訊的基本薪資通常是開比較低(底薪約 20k 以下),但會用高額的補助、簽字費與股票去補足該給的薪水。
無論成長或薪資,中國市場都有更好的機會
從 UX 轉產品,對我而言是加速實現我高中以來的理想最有效的途徑,我也不後悔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學習 UX 與產品設計,因為在這之中所獲得的同理心、溝通能力,與對設計的敏銳度,已經成為我價值觀中最重要的一部份,也成為了我在產品工作上的優勢。因為我不希望繼續為「不知道不知道」的資訊所困,無止盡地從零到一自己探索、重複造輪子,我認為在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工作經驗能讓我更具備規劃產品與組織未來方向的視野與能力。
影響我是否願意留下來的最主要風險就是 PUA 與內卷文化,並非所有人的身心狀態都適合持續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即使是一般人都很容易對工作產生倦怠(近期 WHO 已把工作倦怠列為疾病!)。最近一年因為拼多多員工猝死與自殺的事件,加上提出 996 的阿里巴巴逐漸走下神壇,讓整體互聯網打工人對 996 制度的抵制越來越強烈。相對應的,PM 的薪資也因競爭激烈而水漲船高,雖然薪資並不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但從這邊可以一窺中國互聯網產業對於 PM 人才以及應屆生的重視程度,可謂遠遠高過台灣大部分企業。
綜合以上想法,我認為給自己短期一到兩年的時間去中國嘗試是一個還算理性的選擇,尤其如果自己有足夠的動機,我會鼓勵大家可以嘗試看看。
感謝你閱讀完一篇長如自傳的求職文章,之後我還會繼續分享我的秋招準備過程,以及常見筆試面試題如何準備,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我!